很多人接到催收电话就慌了神,头一低打算逃避现实。其实第一步反而是最关键的——把信用卡、网贷、亲友借款全列出来。我这有个客户就是把账单和合同翻出来挨个核对后发现,有的平台把服务费偷偷算成本金了。
债务明细 | 正确本金 | 平台计算金额 |
---|---|---|
XX贷 | 32000元 | 35600元 |
YY分期 | 15000元 | 17800元 |
平台客服分两种人:一种是机器人念台词,另一种是真能帮上忙的。记住逾期前的30天是协商黄金期,这时候打电话过去说"预计资金周转困难"比逾期后扯皮强十倍。上周有个做餐饮的老板就是因为提前报备,把6期账单合并成3期还,省了2000多手续费。
"延期三个月免息"听着很美对吧?但有的平台会把延期期间的利息资本化,等你要还的时候突然多出一截。有位单亲妈妈就是这样被坑的,本来谈好延3个月,结果第四个月账单多了18%的复利。
重点提醒:任何口头承诺都要他们发书面确认,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客服把方案发到借款合同里的邮箱。
把债务按利率从高到低排,先处理年化36%以上的(虽然法律规定超24%可不还,但实际操作中18%-24%是比较容易谈下来的)。有个搞IT的小伙子用这个方法,半年时间把7个平台债务缩减到3个,光利息就少付2万多。
见过太多人为了还债连房租都交不出,记住协商时一定要坚持保留最低生活费。法律上这叫"生存权优先于债权",哪怕走到法院执行阶段,也要保证被执行人每月有3500元左右基本生活费(各地标准不同)。
最后的杀手锏:如果遇到暴力催收,直接去互联网金融协会官网举报,比打110都管用。去年有个案例,平台因为违规催收被罚了80万,借款人的债务还打了个七折。